走进南宫28

NEWS

神经退行性疾病:南宫28的隐秘“脑杀手”

来源:支致勤 日期:2025-03-23

在生物医学的广阔天地中,神经退行性疾病无疑是最为神秘且令人揪心的领域之一。这类疾病如同潜伏在大脑深处的“隐形杀手”,悄悄侵蚀着患者的神经细胞,导致一系列令人无奈的症状,从记忆衰退到运动功能障碍,从认知能力下降到情绪失控,每一个症状都像是一把利刃,切割着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。目前,神经退行性疾病(NDDs)包括阿尔茨海默病、帕金森病、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以及亨廷顿病。这类疾病的共同特征是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在神经细胞中异常聚集,导致神经元功能丧失甚至死亡。

神经退行性疾病:南宫28的隐秘“脑杀手”

亨廷顿病因其单基因显性遗传的特性尤为特殊,作为神经退行性疾病家族中的“典型代表”,更是以独特的遗传性和毁灭性的病程,让无数家庭陷入绝望的深渊。患者因基因突变产生突变亨廷顿蛋白(mHtt),其N端的多聚谷氨酰胺(polyQ)片段形成不可溶的聚集体,逐渐出现不自主运动、认知障碍及精神行为问题,甚至体重持续下降,通常在确诊后仅能生存15-20年,且目前尚无根治手段,现有药物仅能缓解部分症状。因此,早期诊断和精准量化mHtt蛋白成为延缓病情的关键突破口。

传统检测方法(如免疫组化和滤膜捕获)存在灵敏度低、操作繁琐、无法动态监测蛋白形态变化等局限,严重制约了疾病机制研究和药物开发。亨廷顿蛋白(mHtt)的可溶性单体与聚集态纤维在疾病进展中时而增加时而减少:可溶性mHtt在早期可能具有毒性,促进神经元损伤;聚集态mHtt则形成包涵体,但其毒性作用仍存在争议。传统技术难以精准区分这两种形态,更无法在微量样本中同时定量分析,导致关键病理机制长期成谜。

TR-FRET双重免疫分析方法是一种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(FRET)的技术,通过标记抗体对来检测抗原。该方法利用稀土离子荧光团供体和受体之间的能量转移,当供体和受体标记的抗体同时结合抗原时,会产生特定的TR-FRET信号。此技术具有高灵敏度、高特异性、快速反应、小体积样本需求和多重检测潜力。

在TR-FRET技术的原理方法中,针对可溶性mHtt的检测,文章使用了2B7和MW1抗体对,MW1特异性识别扩展的polyQ序列,当mHtt聚集时,该表位被遮蔽,导致TR-FRET信号丢失。对于聚集态mHtt的检测,文章使用了4C9和MW8抗体对,这些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mHtt聚集物,即便在聚集物中,抗体也能找到多个结合位点,从而产生TR-FRET信号。这种设计巧妙规避了传统方法中表位遮蔽的难题,如同为蛋白动态装上“实时监控探头”。

TR-FRET技术的优势在于一步同时检测:在5微升样本中,能够同步定量可溶性与聚集态mHtt;超高灵敏度:精准识别低至300kDa的可溶性片段与950kDa的聚集态复合物;动态追踪:揭示疾病进程中可溶性mHtt减少与聚集态增加的负相关关系。

在亨廷顿小鼠模型中的研究亮点显示,小脑与海马的聚集速率低于纹状体,提示脑区特异性病理差异;在睾丸等高增殖组织中,虽可溶性mHtt含量高却无聚集,挑战了“聚集即毒性”的传统观点,这为开发靶向可溶性mHtt或抑制聚集的治疗策略提供了关键工具。

TR-FRET技术的核心离不开高性能酶标仪的支持,如南宫28的SpectraMaxiD5,该仪器不仅具备荧光、发光和光吸收等基本检测功能,还支持共振能量转移技术。这款仪器在多通道检测、超微量分析和自动化兼容性方面表现出色,能够加速药物研发进程,为科研人员提供了解密退行性疾病的强大“钥匙”,推动精准医疗的落地。

本文的研究突破彰显了技术创新对生命科学的深远影响。TR-FRET技术以其敏感、高效和多维分析的特性,为退行性疾病机制研究与治疗开发开辟了新路径。或许在不久的将来,我们不仅能“看见”蛋白的异常聚集,更可以通过精准干预,按下疾病进展的“暂停键”。

上一篇:南宫28与达普生物携手推出酶定向进化服务,加强生物医疗领域的战略合作下一篇:南宫28免疫组化笔(ImmEdge™)特点概述

全国客户服务热线
17697660120 总部地址:重庆秀英区郑街道85号

欢迎关注南宫28官方微信或拨打客服电话详询!

  

南宫28官方微信